我國歷史上的封建王朝,貌似沒有哪一個不是由武夫建立的,無論是出身布衣,亦或是統兵之將,無一例外皆是武人。我們在習慣上喜歡將唐宋元明清這五朝連起來讀,認為唐宋兩朝是連接在一起的,其實在唐和宋之間還存在過一個五代時期,一共存世53年,歷經是十四位皇帝,最後由後周的殿前都檢點,宋太祖趙匡胤結束了混亂的五代,建立了北宋王朝,可是這位武將出身的皇帝在登上「九五之尊」之後卻一改前朝之政,採取了「重文輕武」的治國之策,這似乎與這位皇帝的出身不太相符,而且大宋在建立之初強敵林立,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大宋朝制定與「重文輕武」相關的一些政策呢?
所謂「防弊之政」指的就是防止前朝的弊政,而大宋的前朝指的就是五代時期,五代時期是繼東晉十六國之後又一亂世,相比之前有過之而無不及,從王朝更迭的時間上來看,短短五十三年間,就誕生了十四位皇帝和五個王朝,這更換皇帝的速度快趕上超音速飛機了,要想了解大宋的「重文輕武」的緣由,咱們要先從頭說起。趙匡胤劇照
一、藩鎮割據導致皇權衰弱,大唐實則亡於藩鎮割據 「夫所謂方鎮者,節度使之兵也」——《新唐書》
節度使這個職務始自唐朝,在最初設立之時並不是封疆大吏,而是作為朝廷臨時的外派人員而存在的,相當於欽差大臣,大唐王朝在我國封建王朝歷史上曾經萬邦來朝,尤其是「開元盛世」時期,大唐王朝登上了當時全世界的最高點。開元盛世
可是隨之而來的是「盛極必衰」,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。其中藩鎮問題是所有導致大唐王朝衰敗的最關鍵原因,唐朝疆域很廣,環繞大唐周邊的少數民族政權皆向唐稱臣,他們尊唐太宗為「天可汗」,雖然很威風,但是卻並不太平,所以自唐高祖時期起便在邊境地區設置都督,作為鎮守邊關的軍事統帥,後來因為邊境地區與統治中心相距太遠,而無法對突發事件做出決斷,為了便於邊防將領能夠代表朝廷及時處置突發事件,朝廷便授予一些都督「奉使持節」的特權。唐朝時期疆域圖
這個特權有利也有弊,利在於因古代通訊和交通不便,邊關將領無法及時處理突發情況,這個「奉使持節」的意義就在於可以代表朝廷臨時決斷。而弊端是這個職位權利太大了,這不光是軍事統治權更掌握著生殺大權和賞罰大權,這便是「節度使」的由來,而藩鎮也是逐漸由此形成了。
「安史之亂」之後,唐王朝雖平息了戰亂,但是已經大傷元氣,對於邊關的管轄都交給了藩鎮節度使,而且雖說名義上都是唐王朝的天下,可是邊關的藩鎮儼然成為了獨立於唐王朝的割據勢力,他們雙方誰也不能把誰消滅掉,就這麼相持共存著,直到唐朝末年,黃巢發動了起義,徹底地動搖了唐王朝統治的根基,為了平叛,統治者不得不依靠實力雄厚的藩鎮,而在鎮壓起義的過程中,藩鎮力量逐漸強大,而唐王朝的力量逐漸衰弱,終於,藩鎮力量可以取而代之了,在黃巢起義失敗後,唐王朝依然內憂外患不止,終於退出了歷史的舞台。二、混亂的五代時期,殺兄弒父之事屢見不鮮,武人稱霸此起彼伏 五代的王朝本身就是由唐末強勢藩鎮演變而來,朱溫代唐之後的五代各王朝均能從唐末的藩鎮找到自己的影子,而在藩鎮演變的時間段內,這些武人以武力稱雄,所以在五代時期,軍閥混戰現象非常嚴重,整個時代的民風亦是如此,今朝還是天子,明天便可有可能身首異處。城頭變幻大王旗
說到五代,不得不提一個人,那便是馮道,我們中國人講究的是「忠君愛國」思想,可是這位馮道卻侍奉了五代中的四代王朝,期間還向契丹稱臣,可這種反覆之人竟然能夠位列三公,這不得不說是這種現象在五代時期是非常常見的,這也是五代的歷史被後世所不齒的原因,這個時期的一些事情,違背了封建社會傳統的忠君思想,五代王朝更迭頻繁,經常是這個滅亡了,然後前朝的元老帶著一眾大臣叩拜新主,用一句話來評價那就是「鐵打的硬碟,流水的皇帝」。
迎接新君劇照
所以對於五代更迭中肯的評價便是「上樑不正下樑歪」,當然這和五代時期的一些制度也有很大關係,但是歸根到底還是「武人專權」。三、宋太祖趙匡胤「陳橋兵變」建立了大宋王朝,鑒於五代的過往,他將大宋帶上了一條「重文輕武」之路。 趙匡胤的身份本身就是一個武將,他代周立宋,雖說是被「逼」上位,可是終究也與自己掌握兵權脫不了干係,他深深地清楚五代更迭最深層次的原因。
為了趙宋王朝的長治久安,他不得不進行反思和制度改革,而根源在於武將專權,趙匡胤先逐個解除了各個藩鎮節度使的兵權,並且將禁軍的權力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中,同時,他任命大量的文臣儒生擔任行政機構的長官,成功的將全國的行政機構與軍事機構進行了分離,而後他的繼任者們又將其發揚光大,自此,宋王朝形成了「重文輕武」的政治局面。 總結: 很多朋友都認為宋王朝是最屈辱的王朝,其實不然,宋王朝的綜合國力相當的強,百姓富庶,各項文明均在當時領跑全世界,而軍事上的失敗是歷史的原因造成的,「重文輕武」的思想使得武將在宋時期遠沒有文臣有地位,宋朝的兵權集中掌握在皇帝手中,看似集中了皇權,可是武將既沒有指揮權也沒有決定權,各種戰事都要由皇帝來決定,武將就是充當了士兵們的教練而已,在宋前期,太宗皇帝在位時還能領兵打仗,可是後期的皇帝沒有經歷過戰火,如何讓他們領兵打仗呢?武將
皇帝畢竟不能每場戰役都去指揮,於是大宋有一個奇怪的現象,就是軍隊的統帥大部分是文官,要說治國文官肯定是比武將強,可是要是打仗還就真靠不住,所以這也是大宋軍事能力差的原因。
說到「重文輕武」這件事,大宋並沒有做出明文的規定,只是後世人們根據大宋的實際情況加以概括的說法,而筆者認為所謂的「重文輕武」指的就是重用文臣,輕視武將,而對於大宋的軍事力量皇帝也還很重視,因為皇帝都親自參與士兵的訓練和檢閱,可是,有一點最關鍵的原因,便是士兵訓練的再好,兵員再充足,遇到了只會「紙上談兵」的統帥,也是無濟於事。一個團隊中最重要的是領頭羊,大宋統治階級因前朝之事而忌憚武將,所以就註定了軍事上的失敗。清明上河圖
當然,我們不能否定趙匡胤的做法,這是有歷史原因的,因為他所處的就是一個混亂的時代,當時天下頻繁易主,老百姓也厭倦了武人專權的日子,他們渴望安寧,渴望和平,所以趙匡胤的做法是符合當時的歷史規律的,他對社會造成的積極影響是萬萬不可否定的,北宋王朝以「防弊之政」作「立國之法」,只不過是防的有點過頭了。
北宋王朝以防弊之政,作立國之法,淺敘大宋「重文輕武」的緣由
我國歷史上的封建王朝,貌似沒有哪一個不是由武夫建立的,無論是出身布衣,亦或是統兵之將,無一例外皆是武人。我們在習慣上喜歡將唐宋元明清這五朝連起來讀,認為唐宋兩朝是連接在一起的,其實在唐和宋之間還存在過一個五代時期,一共存世53年,歷經是十四位皇帝,最後由後周的殿前都檢點,宋太祖趙匡胤結束了混亂的五代,建立了北宋王朝,可是這位武將出身的皇帝在登上「九五之尊」之後卻一改前朝之政,採取了「重文輕武」的治國之策,這似乎與這位皇帝的出身不太相符,而且大宋在建立之初強敵林立,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大宋朝制定與「重文輕武」相關的一些政策呢?
所謂「防弊之政」指的就是防止前朝的弊政,而大宋的前朝指的就是五代時期,五代時期是繼東晉十六國之後又一亂世,相比之前有過之而無不及,從王朝更迭的時間上來看,短短五十三年間,就誕生了十四位皇帝和五個王朝,這更換皇帝的速度快趕上超音速飛機了,要想了解大宋的「重文輕武」的緣由,咱們要先從頭說起。
趙匡胤劇照
一、藩鎮割據導致皇權衰弱,大唐實則亡於藩鎮割據
「夫所謂方鎮者,節度使之兵也」——《新唐書》
節度使這個職務始自唐朝,在最初設立之時並不是封疆大吏,而是作為朝廷臨時的外派人員而存在的,相當於欽差大臣,大唐王朝在我國封建王朝歷史上曾經萬邦來朝,尤其是「開元盛世」時期,大唐王朝登上了當時全世界的最高點。
開元盛世
可是隨之而來的是「盛極必衰」,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。其中藩鎮問題是所有導致大唐王朝衰敗的最關鍵原因,唐朝疆域很廣,環繞大唐周邊的少數民族政權皆向唐稱臣,他們尊唐太宗為「天可汗」,雖然很威風,但是卻並不太平,所以自唐高祖時期起便在邊境地區設置都督,作為鎮守邊關的軍事統帥,後來因為邊境地區與統治中心相距太遠,而無法對突發事件做出決斷,為了便於邊防將領能夠代表朝廷及時處置突發事件,朝廷便授予一些都督「奉使持節」的特權。
唐朝時期疆域圖
這個特權有利也有弊,利在於因古代通訊和交通不便,邊關將領無法及時處理突發情況,這個「奉使持節」的意義就在於可以代表朝廷臨時決斷。而弊端是這個職位權利太大了,這不光是軍事統治權更掌握著生殺大權和賞罰大權,這便是「節度使」的由來,而藩鎮也是逐漸由此形成了。
「安史之亂」之後,唐王朝雖平息了戰亂,但是已經大傷元氣,對於邊關的管轄都交給了藩鎮節度使,而且雖說名義上都是唐王朝的天下,可是邊關的藩鎮儼然成為了獨立於唐王朝的割據勢力,他們雙方誰也不能把誰消滅掉,就這麼相持共存著,直到唐朝末年,黃巢發動了起義,徹底地動搖了唐王朝統治的根基,為了平叛,統治者不得不依靠實力雄厚的藩鎮,而在鎮壓起義的過程中,藩鎮力量逐漸強大,而唐王朝的力量逐漸衰弱,終於,藩鎮力量可以取而代之了,在黃巢起義失敗後,唐王朝依然內憂外患不止,終於退出了歷史的舞台。
二、混亂的五代時期,殺兄弒父之事屢見不鮮,武人稱霸此起彼伏
五代的王朝本身就是由唐末強勢藩鎮演變而來,朱溫代唐之後的五代各王朝均能從唐末的藩鎮找到自己的影子,而在藩鎮演變的時間段內,這些武人以武力稱雄,所以在五代時期,軍閥混戰現象非常嚴重,整個時代的民風亦是如此,今朝還是天子,明天便可有可能身首異處。
城頭變幻大王旗
說到五代,不得不提一個人,那便是馮道,我們中國人講究的是「忠君愛國」思想,可是這位馮道卻侍奉了五代中的四代王朝,期間還向契丹稱臣,可這種反覆之人竟然能夠位列三公,這不得不說是這種現象在五代時期是非常常見的,這也是五代的歷史被後世所不齒的原因,這個時期的一些事情,違背了封建社會傳統的忠君思想,五代王朝更迭頻繁,經常是這個滅亡了,然後前朝的元老帶著一眾大臣叩拜新主,用一句話來評價那就是「鐵打的硬碟,流水的皇帝」。
迎接新君劇照
所以對於五代更迭中肯的評價便是「上樑不正下樑歪」,當然這和五代時期的一些制度也有很大關係,但是歸根到底還是「武人專權」。
三、宋太祖趙匡胤「陳橋兵變」建立了大宋王朝,鑒於五代的過往,他將大宋帶上了一條「重文輕武」之路。
趙匡胤的身份本身就是一個武將,他代周立宋,雖說是被「逼」上位,可是終究也與自己掌握兵權脫不了干係,他深深地清楚五代更迭最深層次的原因。
為了趙宋王朝的長治久安,他不得不進行反思和制度改革,而根源在於武將專權,趙匡胤先逐個解除了各個藩鎮節度使的兵權,並且將禁軍的權力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中,同時,他任命大量的文臣儒生擔任行政機構的長官,成功的將全國的行政機構與軍事機構進行了分離,而後他的繼任者們又將其發揚光大,自此,宋王朝形成了「重文輕武」的政治局面。
總結:
很多朋友都認為宋王朝是最屈辱的王朝,其實不然,宋王朝的綜合國力相當的強,百姓富庶,各項文明均在當時領跑全世界,而軍事上的失敗是歷史的原因造成的,「重文輕武」的思想使得武將在宋時期遠沒有文臣有地位,宋朝的兵權集中掌握在皇帝手中,看似集中了皇權,可是武將既沒有指揮權也沒有決定權,各種戰事都要由皇帝來決定,武將就是充當了士兵們的教練而已,在宋前期,太宗皇帝在位時還能領兵打仗,可是後期的皇帝沒有經歷過戰火,如何讓他們領兵打仗呢?
武將
皇帝畢竟不能每場戰役都去指揮,於是大宋有一個奇怪的現象,就是軍隊的統帥大部分是文官,要說治國文官肯定是比武將強,可是要是打仗還就真靠不住,所以這也是大宋軍事能力差的原因。
說到「重文輕武」這件事,大宋並沒有做出明文的規定,只是後世人們根據大宋的實際情況加以概括的說法,而筆者認為所謂的「重文輕武」指的就是重用文臣,輕視武將,而對於大宋的軍事力量皇帝也還很重視,因為皇帝都親自參與士兵的訓練和檢閱,可是,有一點最關鍵的原因,便是士兵訓練的再好,兵員再充足,遇到了只會「紙上談兵」的統帥,也是無濟於事。一個團隊中最重要的是領頭羊,大宋統治階級因前朝之事而忌憚武將,所以就註定了軍事上的失敗。
清明上河圖
當然,我們不能否定趙匡胤的做法,這是有歷史原因的,因為他所處的就是一個混亂的時代,當時天下頻繁易主,老百姓也厭倦了武人專權的日子,他們渴望安寧,渴望和平,所以趙匡胤的做法是符合當時的歷史規律的,他對社會造成的積極影響是萬萬不可否定的,北宋王朝以「防弊之政」作「立國之法」,只不過是防的有點過頭了。